快快登录说出你的故事吧~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本帖最后由 Esteen_张芝士 于 2022-12-30 09:15 编辑
清代宫廷三大节,是清代宫廷活动中的重要内容,属于五礼中的嘉礼。
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、沟通,以及联络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礼仪。
宫廷“三大节”的称谓并非清代所特有,在宋代便已出现,其节日内容指的是“寒食”“冬至”“元旦”三节,
每逢此三节,举国上下要放假七天,如文献中所载:“大节七日假,国家官私,以冬至、元正、寒食三大节为七日假,所谓前三后四之说。”
而清代“三大节”内容与宋代并不完全一致,为“元旦”“冬至”及“万寿节”。
元旦为一年的岁首,代表了新气象、新生命的开始;
冬至为阴阳转化的转折,即阴极以至,阳气始生;
万寿节是皇帝的生日,皇帝是人君之始,是百姓的父母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冬至在清代被普遍地作为节日。
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,黑夜最长的一天,所以又叫长至。
此后,进入“数九”,最为寒冷,可谓“冬至”了。
冬至节一般“仪如元旦”,在一些地区又称“亚岁”,它的仪文礼节重于常节,因此清人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谚语。
清皇朝重视冬至节。
“长至南郊大祀,次旦百官进表朝贺,为国大典”。
地方上,“官府行朝贺礼毕,群相称贺”。此节尤为士人所重。
冬至日在北半球,越往北越昼短夜长、气候寒冷,冬至节也是北方重于南方。
清人有冬至节祭祖的风俗,或祀于家,或祭于墓,
在聚族而居的地区,像清明和中元一样,在家庙祭祀祖先。
此外,冬至节还要拜孔子、拜老师和尊长。
如河南偃师县“士人祭始祖、拜先师、拜先生”。
有的地方还为皇帝祝寿,如安徽铜陵“长至日祝圣寿”。
事实上,清代除士人尤重冬至节外,一般的民人也亲友间互相拜贺,称为拜冬、贺冬。
冬至开始数九,清代还流行数九歌和消寒图的风俗。
对于后者今人略疏,请看《帝京岁时纪胜》的记载:
“至日数九,画素梅一枝,为瓣八十有一,日染一瓣,瓣尽而九九毕,则春深矣,曰‘九九消寒图’。”
东南还盛行作节令食品。
综上所述,清代的冬至,是一个包含祭祀、交际、节气、饮食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节日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