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联故事
春联,又称“春贴”、“门对”、“对联”,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“年红”中一个种类。 它以对仗工整、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,抒发美好愿望,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,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。 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(春联、福字、窗花等)的时候,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。
每逢春节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,辞旧迎新,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。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,古人在立春日多贴“宜春”二字,后渐渐发展为春联, 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、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。
在东汉以后,形成与门神配套的文化仪规, 强化门神驱邪辟鬼,卫家宅,保平安,助功利,降吉祥等功能。 古代对于贴年画和贴春联,有个专用名词叫“封印”,不论是挂桃符、贴年画和春联,皆有操作的规矩。 “封印”,是指封闭已经扫除干净,清理整洁的内在场态,让邪气妖氛不能再进入家中。 “封”,是封闭、阻隔之义; “印”,则是标示于显隐两境,我已经封起来了。
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,在明代开始盛行, 到了清代,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。 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,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,房子顿时生辉。 正如诗云:“喜气临门红色妍,家家户户贴春联;旧年辞别迎新岁,时序车轮总向前。”
参与方式
在国韵古饰版区的子版块【古典国风】发表1篇或多篇帖子, 标题需以【春联故事】xxx的格式 内容不字数不限,可以贴出自家春联的图片或者写出你最喜欢的春联。
|